两千多年前,由于大范围的小农经济和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特点,劳动人民在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生产经验,在实践中挖掘了音乐的医用奥妙。《吕氏春秋》有云:“昔古朱壤氏之治天下也,多风而阳气蓄积,,万物解散,果实不成,故士达为五弦瑟以来阴气,以定群生”;其中又有“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,······本于太一。太一出两仪,两仪出阴阳”之说,音乐对应五行、五季、五脏,并且利用外在规律的声音秩序来达到人体阴阳平衡,表现为天人合一,顺应自然。《礼记·乐记》中的“乐者,德之华也;乐者,心之动也”与《史记·乐书》言音乐可以“动荡血脉,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”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,皆有音乐塑造人的身心,影响人的情志之意。以上著作虽停留在经验之谈,但音乐疗疾观念的初萌为后世音乐疗法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。